Wednesday, February 24, 2021
Saturday, February 13, 2021
蔥油餅 Chinese spring onion pancake
今天早上待在家裡做蔥油餅,有一些時間,就記錄下來,按照一貫的風格,也是不大難的, 那一天想做的話就試試吧
I stay at home this morning to make Chinese spring onion pancakes. As there is a bit of time. So I record it down. It's my usual style. This is not too difficult as well. Try to do it when you want to do it someday.
操作時間: 30 min
卡路里( 每塊蔥油餅):110
Operation time: 30 minutes
Calories of each pancake : 110
材料
蔥油部分:
4條蔥,取前端蔥綠部分,切碎
一湯匙生油
鹽半茶匙
麵團部分:
300克高筋麵粉
173毫升清水
5克酵母
鹽半茶匙
10克生油.
Ingredients:
Spring onion part
The green part of four spring onions. Cut into small pieces
One tablespoon vegetable oil
Half teaspoon salt
Flour dough part
300 grams high flour
173 ml clean water
5 g instant east
Half teaspoon of salt
10 g vegetable oil.
做法:
1 和好麵團
2 靜待半個鐘头以上
3 有時間的話可以稍微甩打一下,讓筋性多一些,做出來的餅會更Q彈
4 和好蔥油部分,靜待20分鐘以上
5 灑些乾粉在麵團上,把麵團分12等分,每個捏成小球
6 把小麵團擀成牛舌狀
7 鋪上蔥油
8 卷起來成條狀
9 然後再拉長整形,壓扁兩端
10 再卷成圓餅狀,收口藏在面餅底部
11依次做好12個
12 用保鮮膜包好放進冷藏庫冷藏
13 要吃的時候只需拿出來直接煎
就行了
Method:
1. Mixed up the dough
2. Set aside for over half an hour
3. knead it a little bit if you have time, This will make the pancake more chewy
4. Mixed up the spring onion part, stay aside for over 20 minutes
5. Spread some dry flour over the dough. Divide the dough into 12 equal parts. Knead each part into a small ball.
6. Use a rolling pin to roll the
ball into the shape of a cow's tongue
7. Spread the spring onion
8. Roll up to form a tube
9. then pull the tube on two sides to make it longer. Press the two sides to flatten and close the end
10. Then roll the long stripe into a coil. Hide the end at the bottom.
11. Use the same method to make 12 pancakes
12. Use plastic wrap to wrap up the pancakes and put into the freezer.
13. Fry the pancakes directly on the pan when you want to eat it.
Friday, February 12, 2021
Thursday, February 11, 2021
有聲書-花樹下 張曉風
張曉風/花樹下,我還可以再站一會兒
2016-01-28 聯合報 張曉風
風雨並肩處,記得歲歲看花人
台北城南有棵樹,名叫魚木,是日本時代種下的。它的祖籍是南美洲。如今長得碩大偉壯,枝繁葉茂,有四層樓那麼高。暮春的時候開一身碗口大的白花,算來也該有八、九十歲了。
2012年四月,我人在台北,花期又至,我照例去探探她。那天落雨,我沒帶傘,心想,也好,細雨霏霏中看花,並且跟花一起淋雨,應該別有一番意趣。花樹位於新生南路的巷子裡,全台北就此一棵。聽說台灣南部也有一棵,但好像花氣人氣都不這麼旺。
有個女子從羅斯福路的方向走來,看見我在雨中癡立看花,她忽然停下步履,將手中一把小傘遞給我,說:
「老師,這傘給你。我,就到家了。」
她雖叫我老師,但我確定她不是我的學生。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拒絕,素昧平生,憑什麼拿人家的傘?
「不用,不用,這雨小小的。」我說。
「沒事的,沒事的,老師,我家真的就到了。真的。我不騙你!」她說得更大聲更急切,顯得益發理直氣壯,簡直一副「你們大家來評評理」的架式。
我忽然驚覺,自己好像必須接受這把傘,這女子是如此善良執著,拒絕她簡直近乎罪惡。而且,她給我傘,背後大概有一段小小的隱情:
這棵全台北唯一的一株魚木,開起來鬧鬧騰騰,花期約莫三個禮拜,平均每天會有一千多人跑來看她。看的人或仰著頭,或猛按快門,或徘徊躑躅,或驚呼連連,誇張他們對此絕美的不能置信。至於情人檔或親子檔則指指點點,細語溫婉,亦看花,亦互看。總之,幾分鐘後,匆忙的看花人輕輕嘆一口氣,在喜悅和悵惘中一一離去。而台北市有四、五百萬人口,每年來看花的人數雖多,也只是三、四萬,算來,看花者應是少數的癡心人。
在巷子裡,在花樹下,癡心人逢癡心人,大概彼此都有一分疼惜。贈傘的女子也許敬我重我,也許疼我憐我,她沒說出口來,但其中自有深意在焉。想來,她應該一向深愛這棵花樹,因而也就順便愛惜在雨中兀立看花的我。
我們都是花下的一時過客,都為一樹的華美芳鬱而震懾而俯首,「風雨並肩處,記得歲歲看花人」。
那天雨愈下愈大,贈傘的女子想必已回到家了。我因手中撐傘,覺得有必要多站一會兒,才對得起贈傘人。此時,薄暮初臨,花瓣紛落,細香微度。環顧四周,來者自來,去者自去,我們都是站在同一棵大樹下驚豔的看花人──在同一個春天。我想,我因而還能再站一會兒,在暮春的花樹下。
●後記:
這篇短文,是我三年半前寫給大陸讀者看的,想讓他們多知道一些台北這座老城特殊的風儀樣貌。至於台北市民自己,好像早就已知此景,不勞我多說了。不過,最近亂翻舊作,重睹此一文,遂又想起那年的雨中情節,而那把贈傘,還在我前廊吊著──讓我想起,哎,歲月不居,這竟是一千多天以前的事了!遂把文章重新修改刪補了一番,正式在台灣發表。
風雨並肩處,記得歲歲看花人
台北城南有棵樹,名叫魚木,是日本時代種下的。它的祖籍是南美洲。如今長得碩大偉壯,枝繁葉茂,有四層樓那麼高。暮春的時候開一身碗口大的白花,算來也該有八、九十歲了。
2012年四月,我人在台北,花期又至,我照例去探探她。那天落雨,我沒帶傘,心想,也好,細雨霏霏中看花,並且跟花一起淋雨,應該別有一番意趣。花樹位於新生南路的巷子裡,全台北就此一棵。聽說台灣南部也有一棵,但好像花氣人氣都不這麼旺。
有個女子從羅斯福路的方向走來,看見我在雨中癡立看花,她忽然停下步履,將手中一把小傘遞給我,說:
「老師,這傘給你。我,就到家了。」
她雖叫我老師,但我確定她不是我的學生。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拒絕,素昧平生,憑什麼拿人家的傘?
「不用,不用,這雨小小的。」我說。
「沒事的,沒事的,老師,我家真的就到了。真的。我不騙你!」她說得更大聲更急切,顯得益發理直氣壯,簡直一副「你們大家來評評理」的架式。
我忽然驚覺,自己好像必須接受這把傘,這女子是如此善良執著,拒絕她簡直近乎罪惡。而且,她給我傘,背後大概有一段小小的隱情:
這棵全台北唯一的一株魚木,開起來鬧鬧騰騰,花期約莫三個禮拜,平均每天會有一千多人跑來看她。看的人或仰著頭,或猛按快門,或徘徊躑躅,或驚呼連連,誇張他們對此絕美的不能置信。至於情人檔或親子檔則指指點點,細語溫婉,亦看花,亦互看。總之,幾分鐘後,匆忙的看花人輕輕嘆一口氣,在喜悅和悵惘中一一離去。而台北市有四、五百萬人口,每年來看花的人數雖多,也只是三、四萬,算來,看花者應是少數的癡心人。
在巷子裡,在花樹下,癡心人逢癡心人,大概彼此都有一分疼惜。贈傘的女子也許敬我重我,也許疼我憐我,她沒說出口來,但其中自有深意在焉。想來,她應該一向深愛這棵花樹,因而也就順便愛惜在雨中兀立看花的我。
我們都是花下的一時過客,都為一樹的華美芳鬱而震懾而俯首,「風雨並肩處,記得歲歲看花人」。
那天雨愈下愈大,贈傘的女子想必已回到家了。我因手中撐傘,覺得有必要多站一會兒,才對得起贈傘人。此時,薄暮初臨,花瓣紛落,細香微度。環顧四周,來者自來,去者自去,我們都是站在同一棵大樹下驚豔的看花人──在同一個春天。我想,我因而還能再站一會兒,在暮春的花樹下。
●後記:
這篇短文,是我三年半前寫給大陸讀者看的,想讓他們多知道一些台北這座老城特殊的風儀樣貌。至於台北市民自己,好像早就已知此景,不勞我多說了。不過,最近亂翻舊作,重睹此一文,遂又想起那年的雨中情節,而那把贈傘,還在我前廊吊著──讓我想起,哎,歲月不居,這竟是一千多天以前的事了!遂把文章重新修改刪補了一番,正式在台灣發表。
Saturday, February 06, 2021
Thursday, February 04, 2021
Subscribe to:
Posts (Atom)